塑型土
简介
总体来说,塑型土是一种质地较为柔软的魔法材料,可塑性极强,常用于炼金类与召唤类魔法。塑型土在外观上类似于黏土,施法者可以通过驱动魔法粒子来将它们捏成各种形状,并控制它们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
塑型土由“原型土”加工而来,在短期内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地下,分布了各种塑型土工厂,它们基本由各大蚁族商会掌控,负责“原型土”的开采与塑型土的加工。那些未经开发的“原型土”分布区则是蚁族商会激烈的竞争目标,而随着科技的广泛传播,一些非蚁族文明也加入了这一竞争行列之中。
当今世界,塑型土最大的进口社群乃是魔法学院社群。在魔法学院的带领下,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施展一次魔法对于塑型土的损耗率已经降低到了十分之一左右。魔法学院以及其他一些魔法研究基地也在着手研究生产“人造塑型土”,不过这一项目的进展尚不乐观,塑型土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
“原型土”
“原型土”是未经加工的塑型土,保留了原本的形态性质,虽然也能通过一定手段进行塑型,但远没有达到能够民用的程度。
目前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原型土”起源于古早时期撕裂3界的那次能量冲击。此后的世界经历了魔法粒子极度活跃的一段时期,在自我稳定的过程中,躁动的魔法粒子带动周围粒子肆意冲击着原本正常的土壤,嵌入其中,将土壤扭曲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一些地区的土壤长期遭受着魔法粒子的侵袭,逐渐适应了这种形态的改变,那些自身物理粒子的步调与魔法粒子保持高度的一致的土壤逐渐汇聚到了一起,将魔法粒子纳入其中,由经历了数万年的适应与沉积,在地下形成了我们如今可以看到的“原型土”。
将“原型土”加工成塑型土的工序,简单来说,就是将其中的魔法粒子活化,稳定化,使它们在应对法师施法时既不要完全没有反应,也不要反应过激,让法师能够将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塑型与操控这两件事情上。尽管如此,专业的塑型土法师仍然对专注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一个塑型魔法往往包含一套复杂的魔操,施法者需要将这些东西烂熟于心,像条件反射一样去调用它们,才能达到实时操控塑型土的目的。
塑型土的损耗与“消解术”的原理
如果塑型魔法施展不当,塑型土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被“永久损耗”的。当法师在操控一个塑型成体时,成体本身的抖动,或者遭受到攻击产生的震动,都会让一部分零散的塑型土脱落。这些零散的部分自身的能量不足以汇集成块状,像灰尘或沙粒一样融入其他物质当中,就无法再将它们回收了。因为这样的原因,早期塑型魔法的塑型土损耗率令人无法接受,夸张时能够达到惊人的50%。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缓解塑型土的消亡速度,塑型土工厂不断改良塑型土的物质形态,魔法学院不断修正塑型魔法的使用规范,终于在当今年代将损耗率稳定在了10%左右。他们采用的原理,归根结底,就是让塑型土在脱落时尽量保证一整块一整块地脱落,降低它们融入其他物质的概率,方便法师之后的回收工作。
其中,魔法学院侧采用的方法是,在每一个塑型魔法中加入额外的固定魔操,它们的作用是将塑型成体的各个模块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模块内部加强汇聚力,故意弱化模块之间链接桥梁的汇聚力,使得成体在遭受冲击时让这些桥梁处比起模块内部更容易断裂,从而达到整体脱落的效果。
而炼金类的“消解术”,就是针对这样的处理研发出的塑型魔法反制术。塑型魔法操作复杂,一位塑型法师能够适应成体的操控法则已经十分不容易,它人若想要直接介入某位塑型法师的塑型成体,抢夺其控制权,更是难上加难了。而“消解术”则另辟蹊径,这种法术专门瞄准塑型成体模块之间的链接桥梁,使用针锋相对的魔操使它们断裂,从而达到摧毁塑型成体,又不会过分增加塑型土损耗率的目的。一位“消解术”的熟练掌控者甚至能在塑型成体解体后立刻将塑型土抢夺过来,据为己用。
人造塑型土
基于“原型土”的形成原理,魔法学院以及其他一些魔法研究基地也在着手研究生产“人造塑型土”。目前这一项目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研究重心还在于探索塑型土的物理结构,以及如何才能形成这样的物理结构。在进入到下一阶段之前,人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改造魔力场,制造出极端活跃的魔法粒子,来复现“原型土”的形成过程。
如果未来真的可以做到量产人造塑型土,那么塑型土的价格将会降低,变得更加民用。让我们期待前沿研究者的发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