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百科全书
序章:魔法的本质
在介绍艾克苏普世界群茫茫多的魔法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个基础的问题:魔法是什么?
第一节:魔法粒子与魔力场
世界的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而在能直观感知的物质之外,还存在被学者们称为“魔法粒子”的物质。魔法粒子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无色无味,肉眼不可见。所有魔法都是通过操控魔法粒子来实现的——准确的说,是操控其中的一部分。
大部分魔法粒子处于一种非活跃的状态,称为休眠粒子。这些粒子具有惰性,难以操控,但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被活性化,成为可操纵的魔法粒子。
可操纵的魔法粒子,即具活性的魔法粒子,被称为活性魔法粒子。这些粒子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可扩散性,一个魔法粒子可以影响其周围的魔法粒子,引导其一起运动,表现为类似连结的效果,被这种效果影响的魔法粒子称为科耐(connect)粒子。大量粒子的运动可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其他实在物质。操作这种具有大量粒子的粒子群的主体被称为“施法者”。魔法师是最常见的一种施法者。
天然的活性魔法粒子较为少见,想要聚集发动魔法规模的活性魔法粒子,需要使一些休眠粒子转化为活性魔法粒子,这要借助魔力场的能量。
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存在一种场,叫做魔力场。根据魔力场的强度大小,这些地区的魔法粒子会被不同程度地活性化。
魔力场的分布从多到少可以表示为:魔界>人界>天界。魔界的魔力场多且强,相反天界少且弱。这也是魔界和人界容易产生伟大的魔法师和魔法理论的原因之一。
在结界系魔法开创之后,人们开始尝试主动改变魔力场的大小。但这些改变相比魔力场的自然差异还是微不足道。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一片贫魔力区改造成魔法森林一般的富魔力区。
第二节:精神力施法的原理
有了魔力场活性化后的魔法粒子,魔法师就可以释放魔法了。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
这里我们还要对魔法粒子进行另外一种分类。我们把刚才介绍的魔法师体外的粒子称为外部粒子,而进入魔法师体内的粒子就称为内部粒子。一般外部粒子并不容易被魔法师操控,但进入体内的内部粒子就很好对付了。魔法师操作这些粒子的能量就是所谓的精神力。魔法师消耗精神力,有目的性地操控内部粒子去影响外部粒子,使其成为科耐粒子,就能释放魔法了。魔法粒子活性越高,越容易被操纵,反之亦然。所以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使用魔法:在一些魔力场贫瘠的地区,搓一个火球就能把你的精神力耗光。
遗憾的是,魔法师操控内部粒子的距离十分有限,距离太远的魔法粒子难以被连结,因此在没有工具的前提下,想要做到远距离施法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魔(法)杖、信标、魔导器等人造辅助装置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施法环境。这一部分我们放到科技与魔法这一章节继续详谈。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提到过魔力场、精神力、远距离施法等名词,这些东西是否具有一个度量的标准?例如,精神力的多少如何界定?到底多远才叫远距离施法?魔力场具体会对施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便是属于接下来要介绍的魔法师资质评定标准的范畴。
第三节:魔法师的资质
从有记载的历史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很多被冠以“天才”之名的伟人与强者。为了划定人们的能力等级,他们(或是其附庸)为普罗大众定下了一系列标准,用来界定人们的能力等级。其中的一些内容太过夸张,以至于被认为是强者炫耀自己能力的方式。但这些标准仍为大部分平凡者提供了一个努力的目标。
那么魔法师可以往哪些方面奋斗呢?
1、体力
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锻炼身体是那些冲锋陷阵的武者士官应该操心的事情,魔法师在后排输出就行了,要那么多体力有什么用?
这么想就太肤浅了。从古至今,魔法师一直都是军队的主要战力之一。前线战场上可不会提前布置好传送用的信标,大部分情况下,魔法师都需要与武者们一起行动,同食共宿。魔法师必须要有和战士不相上下的体质,才能完美执行战术行动。而战场也从不为贫弱之辈网开一面。
即使在相对和平的今天,参军不再是义务,体力对于魔法师来说仍然非常重要。精通一套法术的背后是无数个日月的反复练习,研究一套魔法理论也常需要上百数千小时的苦心钻研,从事魔法领域内的任何事情都要消耗不少的体力,这可不是站在一片富魔力区里肆意消耗精神力就能代替的。
所以,赶紧去锻炼身体吧!魔法学院造了这么大一个操场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摆设,学院有一套完整的魔法师锻炼方案,首先是绕操场数圈的长跑……
2、精神力的效率(泛称“魔力”)
前文提到,在一块魔力场贫瘠的土地上,搓一个火球就能把精神力耗光。但如果你站在魔法森林这样的富魔力区里都搓不出一个火球,便需要考虑精神力利用的问题了。
三界的一切住民从出生(或者说重生)开始就有控制精神力的能力。一些天才只消耗微量精神力就能随意操控内部粒子,而大部分人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传说曾经有魔法师可以在贫魔力区一次性召唤三个强力实体,而你只需要勉强在那召唤一个土人就能说明你很努力了。
至于修炼精神力效率的方法,本书不再多做赘述。相关内容的书籍一直是各大书店的畅销。任何人通过长期训练都能高效使用精神力,也就是说,你和天才仅仅相差一些时间。
3、精神集中度
学院教师一直解决不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而许多人做不到中远距离施法,犯的错误和那些学生差不多。
魔法粒子可不是智能机器人,直至到达目标影响区域之前,魔法师都要对这些微小颗粒进行引导。只要稍微分散一下注意力,魔法粒子就有可能失去控制,使得魔法师不得不在当前位置完成魔法的释放,无法达到之前的距离要求。因此,远距离法术要求魔法师拥有惊人的集中力。诚然,保持精神集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一边消耗精神力,一边观察周围形势的情况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远距离施法的原因。但,这也可以通过训练解决。根据魔法学院教师的经验,大部分孩童只能在手掌中完成法术的释放,而一个训练有素的魔法师可以徒手在20m开外的地方施展召唤法术。
精神集中度的训练与注意力训练极其相似。对于学生们,则首先是从上课认真听讲开始。召唤类学生尤其注意!
4、创意
当你开始考虑这一层目标的时候,你在思想上已经是一个伟大的魔法师了。历史上对魔法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基本上都有取之不尽的创意来源。如何更加巧妙的操控这些魔法粒子,产生新的施法方式?开发新的魔法?这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少数难以找到训练方法的能力之一,好在大部分魔法学习者也并走不到这一步,不需要认真思考这方面。
第四节:魔法的定义与分类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储备,是时候给魔法下一个定义了:
通过精神力操控内部粒子,有目的性地使它们影响外部物质的方法,就叫魔法。
根据具体的施法倾向不同,魔法可以大致被分为3个流派:漩涡之法、心神之法以及最为特殊的仪式之法。
漩涡之法流派,倾向于直接操控外部粒子。该流派的施法者,先通过操控内部粒子吸引大量外部粒子来到自己的周围附近,再直接用精神力操控外部粒子进行施法,犹如漩涡一般,因此得名。该流派的施法者本身相当于一个容器,其魔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够吸纳并操控的外部粒子的多少,故这一流派的施法者对外部粒子非常敏感,高水平者可以轻易感知到对方施法者操控外部粒子的方法,从而能学习其他施法者的魔法。
心神之法流派,倾向于用内部粒子干涉外部粒子,因此该流派是最接近魔法本质的流派,也是最困难,最需要天赋的流派。研习该流派的施法者,通过精神力对内部粒子的精密操控,直接对外部粒子进行干涉,其魔力和身体素质共同决定了这种干涉程度的上限,并允许进行一定程度的过载,根据过载程度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恢复。因此,该流派的施法者需要全方位地修炼自身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能,才能在该流派领域有所突破。当然,这种流派一旦研习成型,即施法者能够完美地平衡过载程度和过载恢复时间,基本上就离大魔法师的称号不远了。
仪式之法流派,倾向于用精神力操控内部粒子作为催化剂,催化一些特定的载体物质成为介于现世和高维空间之间的超凡容器。超凡容器会自动吸纳高维空间中特定的超凡粒子,成为超凡素材,由施法者使用而完成施法的目的,而超凡素材也会在完成施法后损耗消散。不同素材之间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魔法,但并不是任意两个素材就能成为一个组合。由于该流派的施法原理较为复杂,这里需要额外介绍一下高维空间和超凡粒子。
高维空间是介于任意两界之间的空间,仪式之法中所提到的高维空间一般是指天界与其他两界之间所间隔的空间。人们无法通过正常的手段观测到高维空间的样貌,但通过研究,学者认为高维空间当中很可能存在生物。此外,高维空间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超凡粒子。 超凡粒子被学者们认为与信仰相关:住在天界的神明们会将自己的神力转化成不同种类的超凡粒子保存在高维空间当中,以供他们的信徒使用。因此,仪式之法流派的魔法,大多与信仰有关。但随着后来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诸如传送术之类的空间类魔法,其实也属于仪式之法流派,但其作为桥梁的超凡素材就是施法者本身,并未涉及到超凡粒子的吸纳,所以即使是无信仰者也可以使用空间类魔法。
因此,早期仪式之法流派的施法者首先需要拥有信仰,在精进自身魔力的同时,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信仰心,学习与自己信奉的宗教相关的知识,掌握更多有效的素材组合,才能掌握更多该流派的魔法。另外,早期该流派的施法者通常携带容量巨大且做好严格归类的背包,以存放施法时所要消耗的素材。因为空间类魔法的特殊性,如今拥有信仰不再被认为是该学派的施法者所必需的前提,但非信徒仍无法使用空间类魔法之外的其他魔法。与此同时,空间类魔法的发展也使得该流派的施法者可以将素材存放在自己创造的空间内,摆脱了大背包的束缚。但由于仪式之法需要特殊素材的特点,该流派仍被认为是最烧钱的流派,并不推荐拮据的学生学习。
不过,将魔法分成这3个流派还是过于笼统。为了方便记录与传授,先哲发明了一套比较系统的魔法分类法,将3种流派糅杂到每一系当中。该分类法一直沿用至今。
世间大部分魔法都可以归为六类:元素类、自然类、召唤类、炼金类、信仰类和时空类。每一大类之下根据领域的不同又可分成若干系,每一系之下分成前文的3个流派,每一个流派中包含若干法术。概括来说,层级从高到低可表示为:类→系→流派→法术。
接下来,本书正式开始介绍这个世界千奇百怪的魔法。